浮游釣過程中,往往一個細節,可以透露一些訊息。
然而,卻因為並不是每個細節,都必然代表有其意義,所以一些有意義的細節,常被混在無意義的細節中,被釣者忽略掉了。
中魚~好像代表著釣者已經達到了目標。
所以,中魚後的很多細節,會被成功的喜悅遮掩。
而往往這些細節透露的訊息,卻能關係著你的下一尾魚,或是當日釣行的成績落差。
例如中魚、起魚後,一個釣者看得到的最直接的細節~著鉤處。
一般如果是「吞肚」,當然這只是個慣用語,不見得鉤子是已經吞到肚子裡去了,而是鉤柄整個已無法在魚嘴之外見到....釣友習慣稱之吞肚或吞鉤。
神經以比較大條點的初學者,或業餘中階者來說,直覺的就是找東西把鉤子掏出來。
其實,當你只有這單一思考路徑時,你會忽略著鉤位置透露的訊息。特別是在浮游磯釣這個項目,這條線索正精確的透露出,當日、當時釣棚的資訊。
透過這個細節顯示的訊息,釣者可以馬上做出釣棚調整,讓當下的垂釣效率提高。
當第一尾中的魚,如果是因「誤會」釣到的,釣者可因這個訊息,而做出後續的正確調整,也許就會接續連莊。否則,若把「誤會」當正確,那就有可能這是你今天的唯一一尾成績,而一路「誤會」到終場。
簡單的列幾個判別的重點,其他的大家就舉一反三,多細心點,一定會有所理解。
一、吞鉤~~釣棚過深,或是水下線組不夠順暢有繞曲狀態。
前者,調淺一些釣棚。後者,垂釣過程中多記得偶爾啷緊(繃)一下線組,順一下水下線組,讓咬鉤訊息能更直接的傳遞。
二、側嘴角~一般來說,這樣是比較OK的,如果接著上的魚都是這位置,可以不需要調整釣棚。
這個狀況,代表著是魚是上升撿咬後,返首下潛時,釣者發現訊息作合,讓鉤子完成穿刺。而當咬況變較低落時,可以嚐試稍再調深一點點,看咬口是否再接續,到再有著刺位置有異時,再往回調動一些。
因為同一群魚,被釣起一個數後,戒心會增強,上升搶餌的高度會下降,不安全感,會讓他們離瀨稍遠的衝動降低,變得保守一點。
三、下頷~一般這種情況,代表著魚上升咬到你的鉤餌後,還想繼續再往上撿食上方落下的誘餌。這樣的話,釣者可以嚐試下一竿,把釣棚再調高一點點,看是不是下一尾會刺掛嘴角。
反正,從這個細節裡,耐心的調動棚深,對你的接續垂釣效率,絕對會有幫助。千萬不要見到吞鉤,就一鼓惱急著掏掏挖挖把鉤子搞出來,匆匆繼續下竿。
跟當天對象魚攫食泳層距離過高的釣組,可能會一口都沒有。
而與對象魚攫食泳層距離過深的釣組,只有誤會能中魚,魚很多的時候,誤會的機率也許比較高,但當魚量較少時,要靠誤會達標的基率就很低了。
很少釣者親眼見過,一群傻傻在比如說3m深處興奮搶食誘餌的黑毛,對於已深落超過3~3.5m的美美蝦子,視若無睹的實際情形。如果你見過,你就會了解釣硼準確度,與垂釣效率間的關係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